第719章 铁甲舰下水-《大唐龙牙》


    第(2/3)页

    重新拿回笔记本的李泰,在上面写下“船体重量要均匀”几个字,并且标注了重点符号。

    “继续吧,船厂剩余的材料,应该还能供应你们实验三四次。”

    冷锋看着辽东的方向,不由得有点急切。

    后世的鞍山钢铁产量巨大,不可能没有铁矿啊!

    三天后,报喜讯的信件抵达了登州。

    拿到信件后的冷锋,立刻写信给郝文财,要求他必须供应这边的水泥需求。

    辽东到登州这边甚至没有一个像样的官道,要想保证钢铁的供应,必须要修路。

    冷锋给郝文财的信件发出去后没几天,长安的一道圣旨降临登州。

    圣旨的内容很简单,就是允许周骄调动登州甚至是周边州府的百姓,用修路来抵消劳役。

    圣旨的到来,让冷锋很意外。

    同时,也让他对李世民钦佩起来。

    这家伙远在长安,居然还能预料到他的需求。虽然运用劳役一项抵消工钱的行为,有点令人不耻,但是这是他身为皇帝的权力,冷锋也不好说什么。

    大唐的劳役,曾经一度被减少到几乎没有。这是李世民为了与民休养生息做出来的决策。

    但是,相关的规章制度,却没有去处。大唐的百姓,还是要用劳作抵消赋税。

    不过,这个时候重启劳役,却没什么人不满意。

    百姓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对于朝廷的命令,他们并没什么抵抗情绪。更何况,参与修路,他们也能从中获取间接的好处不是。

    人多力量大,仅仅是三个月的时间,登州到辽东钢铁厂的水泥路就建成了。

    当东海这边的变化,在朝堂上公布出来的时候,长孙无忌差点气的摔掉笏板!

    他这里还等着冷锋上门求合作呢!谁成想,冷锋居然自己开了铁矿,据说产量还格外惊人!

    什么时候铁矿这么好找了!随便挖挖就能挖出一片?

    长孙无忌吹胡子瞪眼的模样,并没有瞒过视力贼好的李世民。

    对于他的反应,李世民也不好说什么。

    长孙无忌掌控多处铁矿,这种行为本来就不妥。更何况作为外戚、再加上前期的交情,李世民也没法对长孙无忌做什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