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巧娘-《我靠玄学成为三界团宠》


    第(2/3)页

    并且他还在操心巧娘的身体,家务都被他一个人承包,他年纪小赚不到钱,只能尽自己所能给巧娘减轻生活压力,每天放学后会准备好自己的饭菜和巧娘的那份,让疲惫回家的巧娘专心赚钱就行了。

    他在这时候就对金钱有一种特殊的渴望,如果有钱就好了,如果有钱老妈就能去看病了,就不会拖着生病的身体还忙碌到这么晚,如果有钱,也就有时间陪伴他了。

    但是没有如果。

    童玉书这时候虽然年纪还小但却已经很懂事了,在巧娘深夜上班没回家的日子,他会悄悄地哭,不是感觉孤独,而是心疼老妈每天都要忙碌到这么晚。

    等他有担心老妈这么晚回家会遇到危险的意识后,更是在老妈每天

    深夜下班的路口等着。

    只不过他担心巧娘这么晚下班遇到坏人,巧娘也担心他在路口等着的时候遇到人贩子或者横冲直撞的车辆,两人就这样互相担心又互相陪伴着度过了一年又一年。

    但是在童玉书初中的时候,巧娘的病情恶化了,因为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病情的症状从耳朵蔓延到了眼睛,巧娘现在连眼睛都要看不清了。

    而这个时候的童玉书已经开始赚钱了,钱虽然不多,但是也是想方设法钻学校漏洞才赚到的。

    不过也有同学告状说他卖复习笔记,但是他的班主任知道他家的情况,对他这种行为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一直装作不知道。直到有同学专门过来告状他才出来说了两句,不过这说的都还是夸童玉书,说他愿意把自己的笔记拿出来给大家分享,大家一定要珍惜。

    告状的同学一脸懵逼,那叫分享吗?那叫卖钱啊!眼看着买了笔记的同学都进步了,只有他还在原地踏步,而原地不动就等于退步,但是他又不想花钱买笔记,对破坏班级平衡的童玉书也恨得不行。

    童玉书就是班里所有男生的噩梦,他们喜欢的女生大部分都喜欢他!因为他长得好,学习好,还会赚钱!

    这个男生恨得牙痒痒,不过老师不帮他,他也没法子。

    后面巧娘的病情继续加重,童玉书这个时候虽然才上初中,但是已经有一米七看起来比小学成熟太多。为了巧娘的病能得到救治,他想辍学去打工了。

    班主任知道他家里的情况已经危急到这种地步也有些诧异,但却极力阻止着他这种想法,苦口婆心地对他劝道:“你现在年纪这么小,离开学校去社会又能赚到多少钱?到时候学习功课落下了,钱也没赚到,你会后悔一辈子的!”

    童玉书眼眶通红:“郑老师,我也想继续上学,但是我妈的病……”

    郑老师拧紧眉头:“你妈妈那边我会联系学校看看能不能帮上一点忙,你是个好苗子,不能走上歪路!”

    郑老师是个行动派,他说做就做,立刻联系了学校,学校也很看好童玉书的成绩,再加上学生有困难,学校本来就会伸出援手,所以由郑老师带头在学校各个年级进行捐款。

    同班同学这个时候才知道童玉书家里的情况,大家也没有看不起,反而有不少感性的女孩子扯着童玉书的袖子在哭:“童玉书,你好厉害,我在家什么都不会做,你还会自己做饭和打扫卫生。”

    那个之前告状的男生听到这事后愣了愣,他回家把童玉书的事说了下,然后有些幸灾乐祸:“难怪跟疯了一样想赚钱!活该!”

    听完他说童玉书那些事的父母正在心疼童玉书,现在听到他这种语气讨论同学,立刻火冒三丈,拿着擀面杖将他揍得屁股开花。

    他一边嗷嗷大哭,一边大喊着以后再都不敢了。

    父母的竹笋炒肉让他深刻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以后绝对当着父母面这么说了!

    但是父母却敏锐察觉到他这不健康的嫉妒心理,每天都给他上心灵净化辅导课,有时候一看他思想态度变歪,就停下课程开始男女混打。

    他每天都抽抽噎噎的,还真被父母又是讲道理又是铁血教育给治好了!

    他在之后再都没流露出看不起童玉书的态度,对其他同学的态度也好多了,并且还主动对童玉书说道:“……我爸妈很喜欢你,他们邀请你去家里做客,对了,以后中午我从家多带两份饭给你,一份你留着中午吃,另外一份留着晚上吃,以后晚上就不要单独做饭了,把时间留着好好看书。”至于童玉书的早饭嘛,已经被班里的其他女同学承包了。

    童玉书有些发怔,过了许久才说:“谢谢你。”

    巧娘的病情因为这笔钱拖了一年,但是因为前期没能及时治疗,最终也只

    多活了一年。

    而这年童玉书也才初三。

    巧娘的离去让童玉书旷课了一周,班主任给他请了假,又担心他,三天两头去他家找他跟他谈心。

    而住在隔壁的赵姨唉声叹气:“麻绳只挑细处断,厄运只找苦命人。”

    赵姨说完这句话后,她家的那口子也沉默许久,然后重重地叹了口气。

    后面赵姨对童玉书更上心了几分,生怕他想不开跟着巧娘一起离开。

    童玉书最近不吃不喝,而他本来就是赵姨看着长大的孩子,几乎等于她的半个孩子,看到她这副样子心疼得一直抹眼泪,忍不住提起已经过世的巧娘:“玉书,我知道你难过,但是你想想你妈啊!你妈要是看到你这个样子她得多心疼啊!”

    童玉书的眼眸微微闪动了下,他勉强对赵姨笑了下,但是却没接赵姨这话。

    赵姨也只能叹气着离开,临走前说:“我给你煮点清淡的,你好歹吃一点。”

    她一边说一边流泪:“你小时候最喜欢喝的就是小米粥,你妈每天都会熬好久,等会儿你再喝点小米粥吧?”

    她也没指望童玉书能给她回应,只是脚步麻利地离开回自家煮粥。

    这话让童玉书下意识望向自家那小小的厨房,很小,只能放下一个锅,这口锅从伴随着他整个童年,比他的年纪还要大。

    而除了锅之外,做菜需要的调味料瓶瓶罐罐都挂在墙面上,他的记忆却飘到了很久之前,在他很小的时候,老妈经常在下班后在厨房煮粥给他喝,还说吃喝粥没营养,经常在粥里面放些牛肉和猪肉。

    他想到这眼眶微红,他记事早,幼儿园之前的事情都记得一清二楚,也自然从周围人的对话中得知他不是巧娘亲生的。

    但是他没有任何负面的想法,也从来不询问巧娘自己的爸爸是谁。

    因为他知道巧娘对他的好,他的妈妈是巧娘,爸爸也是巧娘,巧娘既当妈又当爸的把他抚养大,所以就算知道自己是被巧娘捡回来的孤儿,他也一心认为巧娘就是他的亲生母亲,更坚信自己是巧娘的儿子。

    回想起老妈为了煮粥的画面,憋了一周情绪的童玉书终于忍不住地趴在床上大哭起来,他的哭声是压抑的,他将头埋进被子中,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房子不隔音,正在煮粥的赵姨听到童玉书的哭声也心口微酸,搅着粥的勺子都掉进了锅里。

    而一直在童玉书身边的巧娘魂魄看到这幕也跟着哭,她想要摸一摸童玉书的脑袋让他别哭,但是手却穿过童玉书的脑袋,看起来莫名带着几分惊悚。

    她哭的声音更大了几分,然后她又飘到那口煮粥的锅旁,这口锅让童玉书印象深刻,同样也让巧娘回想起很多。

    她在带着童玉书回家的时候就是用着这口锅煮的第一碗粥!并且后面的每一份都是由这口锅制作而成,她对着这锅都有感情了。

    巧娘想着想着就碰了一下锅,但这个锅在她的触碰下却轻轻晃动了下发出一道响声,她受到惊吓往后退了一步,而在床上的童玉书听到声音倏地向这边看来,他看着还在晃动的大锅,忽然问道:“……妈,是你吗?”

    巧娘捂住嘴巴,就算知道儿子看不到自己她依然很紧张,她现在已经死一星期了,也从附近的孤魂野鬼口中得知人在死后是分鬼力高低的。鬼力高的可以害人可以报仇也可以让亲人看到自己,但是大家一般除去报仇之外根本不会出现在亲人面前,因为这对亲人的健康有影响,就算再想念也不会出现在亲人面前。

    跟她说起这些的孤魂野鬼还教她怎么修炼鬼力,说她死的时候没有怨气,现在得修炼个百八十年的才能让儿子看到她。

    但是巧娘在听到自己会影响到儿子的健康后却并不想修炼,鬼力低就低吧,就这样吧

    ,她不求儿子能看到她,只要看到儿子能幸福成长就好啦,儿子最好能把她忘了步入全新的生活。

    巧娘没有回应童玉书的话,童玉书却仿佛不死心一般,一直在询问,直到门口传来一阵敲门声,然后一个男孩子的声音响起:“童玉书,你什么时候来学校上学啊!没有你的复习笔记,我这周的考试往后跌了三名!你快点来学校!”

    这是那个之前告状的男孩子,他声音洪亮,又带着几分别扭的担心,他见童玉书没出声又踢了门一脚,他像这个年纪的所有男孩子一般,用粗暴的动作掩饰自己的害羞,他对着里面大声喊道:“童玉书,以后我们全班都是你的家人!”

    说完,他跑走了。

    楼下是在等着他的父母,父母摸了摸他的脑袋,同样有些担心童玉书。

    他们就是因为童玉书才发现自己儿子那过于旺盛的嫉妒心从而进行良性引导,现在儿子恢复正常让他们的内心很感谢童玉书,如果不是童玉书,他们也不会发现自家儿子的问题。

    男生仰起头看着楼上的童玉书家里的窗口,还处于中二期的声音坚定:“他不是那种会被磨难轻易打倒的男人,我相信他!明天他就会重回课堂和我一较高下!”

    以往听到他这种言论都会取笑他的父母第一次在他说出这种话时没有笑,他妈妈还赞同地点了点头:“我也相信童同学会回教室的,到时候你们身为男子汉要堂堂正正的较量。”

    在家里的童玉书又听到赵姨的敲门声,赵姨将粥放在地面上,对里面喊道:“玉书,粥我先放门口了,有点烫,你等会儿记得喝啊!”

    赵姨说完就轻手轻脚地离开。

    十分钟后,赵姨又悄悄地探出头看向童家门口,在看到门口消失的碗突然松了口气:“还愿意吃就不算坏!”

    童玉书如大家所想得那样坚强,他在当天晚上就把自己收拾干净,还把碗洗好送回赵姨家,并且一脸愧疚的道歉,说自己这周太伤心了,不是故意不说话的。

    赵姨表示理解,赵姨的丈夫拍着童玉书的肩膀:“以后每天来家里吃饭!”

    童玉书心口微暖,他点头,又摇头:“我自己会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