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只好出声询问江臣:“江爷爷,这位老弟是?” 杨大伟从裤兜里掏出了那张名片:“我说了,我并非是书店的人,我也只是个客人罢了。” 看着那张名片,吴老板大概琢磨出了些许头绪。 他猜测应该是这位老弟个人觉得这张名片太过珍贵,想要用在自己身上,可刚好看到他吴老板将名片转赠给了儿子,心里觉得有些不舒服。 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很常见。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两个人结伴出行,路上遇到一个乞丐,其中一个囊中羞涩,无力相助,但另一个却是地主,家里有余粮,于是好心帮助了一下乞丐。 那么那位囊中羞涩的朋友自然会觉得不舒服,甚至会不由自主质疑、指责另一位地主朋友,以此挽回自己的颜面。 吴老板并没有因此就想要看轻杨大伟。 因为他很清楚,帮助别人只是个人兴趣,而并非是责任。 喜欢助人,固然应该得到赞扬。但因为某些原因,而没有去帮助别人,这也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更不该因此遭受鄙夷。 不过尽管并不觉得杨大伟的想法有什么不好,但吴老板还是决定与之啰嗦上两句。不为别的,就为他比这老弟多活了几年,多见识了一些不一样的风景。 人活一世,要学的东西何其之多? 谁还没遇到过一两个没想明白的问题? 那想的多的人,在力所能及之时,给还没想透彻的人掰扯上几句,甭管对方会不会因此顿悟,反正不过是费一点口水的事,若能帮人少走几步弯路,岂不美哉? 想通这点,吴老板觉得头皮没那么痒了,将手在自己的围裙上蹭了蹭,觉得应该不是那么脏了,才搭在杨大伟肩膀之上,笑道:“老弟,一看你这模样,应该就还没有孩子吧?” 杨大伟很平静地反问:“你怎么知道?” “若是你有了孩子,自然不会问出这样的问题。” 杨大伟依旧保持着平静:“我是一名律师。” 吴老板肃然起敬,对之抱拳:“失敬失敬。可这与你的问题有什么关系吗?” “我听过很多,也见过不少亲人反目成仇的案例。在利益面前,所有的血缘或是情感都显得毫无意义。” 吴老板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而是眯起眼睛,又重新打量了一下杨大伟。 俗话说的好,相由心生。 这句话虽然不是百分百正确,但根据吴老板多年与各色人打交道的经验,只要找准看人的方法,其实适用率不低。 而经过他的观察,眼前这个身材魁梧的国字脸青年男子不像是个坏人,而且眉宇之间隐约有那么一点正气的味道。 至于要问吴老板凭什么这么判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