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分头行动-《继祖传宗》
第(3/3)页
众人听孙起这么说,信心更加高涨了起来,特别是原来卧虎寨的那些人,他们似乎十分信任这位军师。但孙起只说了这一句话,然后给刘继祖使了个眼色,就不再言语了。
刘继祖知道他这是有些话不方便当众说,要单独跟自己讲,于是心领神会道:“各位午饭时间也快到了,各位先吃午饭,吃完了咱们再继续开会。”
这活是周逊负责,他听了立即到外面去安排了,其余的人则开始热烈地讨论起刘继祖刚才说的那些事。
刘继祖则和孙起一起很有默契地起身,来到了外面院子的一个角落里。
刘继祖看周围没人了,小声问道:“孙先生,您有什么话不方便说吗?是担心他们听了会影响军心吗?”
孙起小声笑道:“公子真是慧眼如炬,确实如此。您刚才说了好多,十分精彩,很好地鼓舞了他们的士气!但我看您是专挑好听的说,或者是换着说法说,我说的对不对?”
刘继祖也笑道:“本来我是想如实说的,但我看有些人一听会有楚王的军队来攻打,脸色都变了,我就换了个说法,确实是想提升一下他们的自信心,但说的也都是实话。”
孙起听了,点了点头说道:“公子做得对,对将领和广大士兵确实要随时鼓舞士气,千万不能说丧气的话,否则不用别人来打,咱们自己就垮了,现在您能跟我说说不利的有哪些方面吗?”
刘继祖收起了笑容,叹了口气,小声说道:“确实有些不利的因素我没说,木师叔认为目前主要有两方面的不利因素:一是战力方面,他担心咱们的兵力不足,军备不充分,很多新兵缺乏训练,一旦打起仗来,一直胜利还好,但只要败一场就会军心不稳。二是他担心咱们的后方不稳,一旦打起仗来,襄州城里难免会有人配合楚军里应外合打开城门,引楚军进城,那就麻烦了。”
孙起听了不住点头,“木都尉说的很对,这确实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士兵数量实际上很容易就能提上去,现在流民这么多,只要有粮有钱有军备,招多少都行。但把流民训练成士兵是需要过程的。一个合格的士兵除了要经历至少三个月的军事训练以外,还要经过实战的洗礼,真刀真枪地上过战场见过血,从身体和心理上都成熟起来才行。
还有城里城外那些百姓,他们大多数人对咱们持一个什么态度,这个十分关键,这就是所谓的民心所向了。如果大多数人都支持咱们,反对楚王,那咱们就能高枕无忧,还会有不断的兵源与粮饷。否则咱们就只能靠自己疲于奔命,利用武力弹压防范,这可不是好事。”
刘继祖忙问道:“孙先生,对此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