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蛊师鼎传-《武林秘录》


    第(2/3)页

    是以如今提蛊必定提苗疆。

    炼蛊应在五月初五,因为这日便是“五毒日”,此日暑气最酷,毒气最盛,是毒虫的吉日。取百种毒虫相残杀,最终唯一胜者为蛊。蛊成后,三年之内必以之杀人,否则蛊师遭反噬,这也是为什么江湖中谈蛊色变的原因。

    阿瑶是苗疆女子,自然从小就有接触此道,因为她也是一名蛊师。

    有传说,蛊师同蛊之间存在休戚相关的联系,这让让蛊师变得强大同时也更脆弱,蛊师籍由这种联系驱使蛊虫,另一方面,这种感应也正是蛊师的命门,蛊在人在,蛊亡人亡。

    阿瑶摇摇头:“这种说法是无稽之谈,蛊虫诡异难以控制,所以难免会有蛊师不小心中了自己的蛊毒,因为并非是被蛊虫所杀,所以就有人说是遭到的反噬。”

    唐后多年,江湖乱世,蛊师大兴,蛊术得以发展,这也是苗族兴盛的原因。

    一次意外,苗族一位蛊师发现了昆明圣物小鼎竟然有吸纳百毒的功效,突发奇想将其偷走炼蛊。结果发现小鼎不仅能够吸纳白毒,更能够增加炼蛊的成功率,即便不在五月初五“五毒日”那天,由于鼎中毒气旺盛也有极高的成功率,同时因为吸纳百毒的缘故可以增加蛊虫的威力,甚至将蛊虫养于鼎中可不必担心自己中毒。

    这正是小鼎被称为“蛊师鼎”的由来。

    不久后事发,却不知此人早就偷偷将蛊师鼎沉于万峰湖,逃遁时所带的其实是提前准备好的赝品。

    蛊师鼎失踪,昆明内乱,虽说不至于分崩离析,但是各族各自为政,多年来结成的同盟几乎就要崩溃,多次的族长大会甚至开始讨论归于宋还是大理。但是各族内心深处还是有着偏安一隅的想法,所以都派出了各族人四处打探蛊师鼎的下落,终于在大约五年前年前得到了消息,也花了大量的人力,最终在万峰湖底找到了蛊师鼎。

    不过由于万峰湖四周山石耸立,湖中多巨石,蛊师鼎落在了湖底巨石的缝隙之中,水深无处借力,无数成年汉子下水都没能凿开,最后想尽各种办法都没能将蛊师鼎取出。

    最后没有办法,各族组长达成共识,若有人能够将蛊师鼎取回,可将蛊师鼎据为己有,不过要求是要保证蛊师鼎的安全,以继续作为昆明的圣物。

    这个消息对于苗族蛊师来说才是最致命的,无数人下水取鼎,但都失败而回,只有阿瑶。

    阿瑶在知道蛊师鼎落在万峰湖底无法取回之后,就已经写信联系了琴归羽,想借青龙剑一用,如果这天下间还有什么能够在水中破开巨石的,那非青龙剑不可。琴归羽正巧想要收徒,所以就没有留在谷中,而是将见面的位置定在了离州城。后来又传出族长允许取回鼎之人可以保留蛊师鼎之言,阿瑶便立马动身离开了昆明,直奔离州城而来。

    话说昆明各族虽然知道真品所在,但是没有走漏丝毫消息,外界还为了那赝品而争相抢夺。

    赝品多年流转,最后到了杜汐儿的父亲杜仲年手中,不知是否是杜仲年与某人相识,或许只是单纯贪图蛊师鼎,退隐多年的杜仲年竟然重出江湖,但是这也招致了杀生之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