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初平二年,袁绍提议立幽州牧刘虞为帝,刘虞乃是汉室宗亲,为人宽厚,长安有着朝廷存在,对天下的诸侯而言,就是掣肘。 拥立新的皇帝之后,这方面的问题便能得到解决。 袁绍的提议,放到任何一个汉室宗亲的身上,都是难以拒绝的诱惑,一朝荣登九五,这是何等的殊荣。 然而刘虞果断的拒绝了袁绍的提议。 袁术亦是旗帜鲜明的站出来反对袁绍的提议,非是袁术忠诚长安的朝廷,而是他通过最近数年的变化,看到了大汉的气数已尽,与其如此,拥立刘姓的皇帝,还有什么意义呢,只要自身的实力足够强悍即可。 这是袁术与袁绍在大义上第一次交锋,两人皆是出身四世三公的名门望族袁家,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其中袁绍还是诸侯盟主,声望上暂时比之袁术要更高一些。 但袁术为袁家嫡子,对袁绍的出身向来轻视,见袁绍在诸侯之中呼来喝去,自然是心中不爽,他才是袁家最有地位之人,袁绍这个庶出之人,就应该听从他的命令行事。 昔日吕布夺取徐州之际,袁绍曾经站出来表示反对,并且号召天下诸侯征讨吕布。 袁术从这件事情中看到机会,不用说吕布对于袁绍肯定是痛恨有加,这将会成为他与袁绍角逐的一大助力,至于说吕布以往的行径在天下人的眼中是多么的不堪,袁术不会有太多的在乎。 沉寂了一年的诸侯,在初平二年到来之际,纷纷亮出了手中的屠刀,不过他们的目标好像没有放到吕布的身上,或许在他们看来,刚刚占据了徐州之地的吕布,并不值得他们太多的重视。 “温侯,如今昔日的诸侯盟主袁绍,夺取了冀州,实力更进一步,以袁家之影响力再加上袁绍的手段,必定有更大作为也。”贾诩感叹道。 吕布不屑的说道:“什么诸侯盟主,标榜仁义,而今看来,不过是宵小之辈罢了,冀州牧韩馥待袁绍不薄,袁绍却是将冀州从其手中夺取。”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