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折霜抬头看向折霖,道:“阿兄,我想,我和离之后,按照我的性子,是做不成姑子的。” 折霖就笑,“你还想做姑子?你那爱吃肉的性子哟。” 京都市井之间便有一些不好的风气,总是喜欢将和离的女儿送去做姑子,好像这样就能换得一个好名声,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传出来的风气,却流行起来。不过大户人家却并不在乎这个,和离再嫁在如今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但说一千道一万,和离却是极少的事情,一个女人嫁人了,便开始相夫教子,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和离,反而会将自己在闺阁时候的娇气去掉,无论是怎么样的成长,都会在夫家成长起来。 折霜和离之后,按照折夫人的想法,是要再嫁的。 难道一辈子要孤单一个人? 那她死了也是合不上眼睛的,一个人怎么过?将来老了,谁去孝顺折霜? 她几乎想到这个就难受,所以,将来折霜想要一个人过日子,折夫人第一个不同意。 她不会将女儿送到庵堂里面去做姑子,也不会允许她独自一个人,孤独终老,更加不会让她养些人在外面,坏了名声。 她会怎么做呢? 折霜便道:“阿娘会给我找个同样和离,或者丧妻的。” 这种人也难找。 她笑着道:“毕竟,世人觉得,我有病。” 她有病,才会因为男人纳妾而和离。 她有病,还身份高贵,他们却不敢造次,所以娶了她,最终还是要委屈的自己。 那这般憋屈着自己,为什么还要娶她呢? 她有权势。 折霖想想这种为了权势而娶了阿霜走的人,就已经开始气愤。 他问折霜,“你打算怎么办呢?” 既然看的如此明白,那你准备怎么做呢? 折霜便认真的恳求,“阿兄,你觉得刕晴牙如何?” 折霖吓的直接从凳子上面跌倒在了地上。 他艰难的站起来,“你说什么?刕晴牙?” 折霜点头,“是啊。” 折霖摇头,“我觉得他不行,除非是将来成了大将军,他才有资格看你一眼。” 折霜却觉得身份不是什么大问题。 她道:“我对他,并不讨厌。” 折霜很懂得怎么去跟折霖谈判。 她道:“阿兄,我已经嫁过一次了,在众多世家之间,我嫁了个看起来最容易拿捏的,我自小便跟他一起长大,可是人之心,可见是难以预测的。” “我这回不想嫁世家子了,自己去找个自己喜欢的,阿兄觉得不好吗?即便将来有所不好,那也可以直接弃掉。” 她笑着说,“何况,阿兄,我也不是说马上就要成婚,要是他不好,也能有回旋的余地。” 只是,“我对他不反感,能接受跟他走下去。” 折霖明白她的意思了。 他更加明白刕晴牙那张脸代表着什么,就是男人看见那张脸也能把控不住,比如莫知晓,生生的将自己的命给弄丢了,若是阿霜这种没见过什么“男子世面”的女子,那就更加容易喜欢上他。 折霖有些头疼。 这确实是不能马上答应的事情,而且,这样一来,他对刕晴牙的安排就要出现变动。 他不能让刕晴牙真的出事。万一妹妹就鬼迷心窍了呢?万一一辈子就认准这个人了呢? 那阿霜会伤心的。 折霖就道:“你得让我缓缓。” 折霜点头,“阿兄,多谢你,你不用苦恼,我只是跟你说说罢了。” 她道:“事情还早。” 她还没有和离呢。 折霖就赶忙道:“是啊,这不着急,不着急,阿霜,不要着急,事情慢慢的来。” 折霜笑起来,“阿兄,我知道的。” 她自然知道,事情要慢慢来。 于是晚上跟折夫人说话的时候,两人躺在床上,折夫人问她今天要折霖答应什么事情,折霖可答应了没有的时候,她就点头,“答应了,不是什么大事情。” 折夫人就满意的道:“你大兄办事情,还是靠谱的。” 折霜搂住折夫人的胳膊睡觉,安慰她,“阿娘,你放心,我会活的很好,你不要担心。” 折夫人心中一酸,叹气道:“可惜当初瞎了眼睛,信了陆远之那张嘴巴,只恨如今的时机不对,不能起波折,不然我非杀了他不可!” 好生生一个女儿,嫁过去才半年,她已经能明显的感觉到女儿如今心思沉了不少。这都是被事情逼出来的,当年养在家里,她眼里眉间的恣意一直都是尽情的。 她拍拍折霜的手,“你放心,阿娘和你姨母熬了这么多年,不会让你受委屈的。” 折霜也拍拍折夫人的手,“阿娘,我其实已经算得很好了。” 她也在想后面的出路。 她想,她以后是不能做一个睁眼瞎了。 没错,是睁眼瞎。她觉得自己成婚之后,其实已经陷入了一个很大的沼泽地里面。她一脚踩了进去,不能动,一动就往下面陷,可怕的是没人发现这是个沼泽地,而是慢慢的任由自己往下面陷。 这是件极为恐怖的事情。 她以为自己一直活的明白,却还是昏昏沉沉的。 她不想那样活了。 继续在后宅,练习弓箭,教导陆琴之弓箭,然后将来教导自己的儿子弓箭。 可是她没有想到自己的出路在哪里。她只是迫切的想要离开那片沼泽。 折霜想,如今可以开始想了。 她想的最多的,便是护院。 本朝公主是有自己侍卫的。 她不是公主,但是她可以有自己的护院。这些人必须衷心于自己,必须听自己的话,必须在自己有难的时候,第一时间保住自己。 没错,是保住她,而不是刕晴牙,不是折霖,不是折夫人,不是折爹。 而是她。 折霜睡不着觉了。 她觉得自己好像一个鬼,一个自私的鬼,已经踏上了一条看不见的路,这条路上,四处都是鬼,她已经活的不那么坦荡了。 她埋头在折夫人的怀里,“阿娘,我好累啊。” 折夫人搂着她,“阿霜,你才十六岁呢。” “年纪轻轻,别喊累,会好的,有阿娘在,你什么也不用管。” 折霜沉默了一会,睁着眼睛嗯了一句。 “好,我信阿娘。” …… 十月末,苏弯弯再一次进宫见苏美人。 她对家里的说辞是要进宫去见见苏美人,看看她有没有什么法子找找莫知晓。 她在莫夫人面前哭着道:“我还能怎么办呢?母亲,夫君就是再不好,我也是希望他好的,外面的那些人看我笑话呢,可我不能真让她们看笑话,我得找他回来。” 莫夫人却气她是个扫把星,“你就是个克星,自从你嫁到我们家,我们家就没有消停过!” 莫大人还是有理智的,他就骂莫夫人,“你还说儿媳妇,你知道不知道,就是因为有你的纵容,知晓才这般的放肆!” 他觉得这个儿媳妇已经很好了。江南世家出身,即便是没有隔壁陆家儿媳妇的权势,但也不是那般的差。 他叹息一声,而且他们当时找儿媳妇,也不是冲着家世去的。 不敢得罪。 没错,他们知道自己儿子是什么样子,所以不敢得罪,即便是一直掩饰着,外人暂时不知道儿子的德行,但是时间久了,总会知晓的。 说句老实话,折霜即便是看上莫知晓,他也不敢要,要了,那便是灭顶之灾。 所以只能老老实实的从江南去寻。寻一个将来能帮助儿子的助力,寻一个对女子十分严苛的书香门第,寻一个三从四德的好儿媳。 他托了人,这才跟苏家取得了姻亲之事。 苏家不算大,不算小,宫里依旧有个不大不小的苏美人。 承恩候莫大人就很满意,在儿子成婚之前,他一直都在教训他要对未来的妻子好,不要再出去乱搞了,莫知晓答应的好好的,还亲自去江南接亲,承恩候就很高兴,可如今想来,便也气的不行。 ——儿子那哪里是去结亲,分明是为了去江南看看不一样的美人。 如今还跟着一个野男人跑了。 承恩候恨的牙痒痒,他怒骂莫夫人,“若不是你一直都放纵于他,他也不至于到今日,每每我要教训他,你就护在他的身上,将一个十六岁的人,活生生养成了六岁!如今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混账!” 苏弯弯站在一边,心中就想:承恩候是怎么有脸去说莫夫人的呢? 若不是他自己一味的觉得莫知晓还是孩子,他也不会变成这般。 还六岁的孩子?六岁的孩子可不会知道怎么去折磨一个女人。 想到自己受到的那些屈辱,她心中又起了恨意。 她不懂自己为什么要遭受这些,但是她知道,自己可以反抗。 她已经杀掉了莫知晓,她什么都不怕了。 她甚至还想要更多的权势。 她是不想在莫家久呆的。 这些日子,她想了很久,她想,自己的未来已经见不到什么光了,索性就一条道路走到底,她非要活成个样子出来。 可是她不懂自己还能做什么,又能活出什么样子。 她心中难得的苦闷,便想着去宫里面找她的姑母苏美人说说话。 苏美人是个非常和善的人,知道她在京都过的艰难,便时常接她进宫说说话,可她自己一没有圣眷,二没有子嗣,进宫多年依旧是个美人,也不善言辞,不爱跟人交际,帮不上她。 不过苏弯弯很感谢她。她的人生过的实在艰难,仅有的一点善意,已经让她感激涕零。苏美人很美,可惜美人迟暮,坐在那里,已经没有了什么精气神,不过每回苏弯弯来,她还是打起精神气,跟她言笑晏晏。 苏美人道:“你午间就在这里吃饭吧,递了牌子进来,我就给你准备好了你爱吃的东西。” 苏弯弯进宫一趟也不容易,还是听闻她近些日子跟陆家少夫人攀上了交情,所以进宫才没人阻拦。再加上她自己也是个不受宠的美人,便没人为难。 苏美人实在是心疼苏弯弯,她对这个外甥女是愧疚的,因为她根本帮不了她。 苏弯弯就摇头,“姑母,你已经对我很好了。” 苏美人叹气,“你啊,你就是太苦了。” 就是因为太苦了,所以一个人微微对她好点,她便觉得这个人是世上顶好的人。 她觉得兄长和嫂嫂实在造孽,将孩子嫁给了那么一个人,还不让和离。 苏美人甚至想自己去求皇帝,求皇帝让苏弯弯和离,可是她根本见不到皇帝。 若是大闹,皇帝还可能恼怒苏弯弯,又是家务事,苏家的兄长和嫂嫂,苏弯弯的亲生父母都没有说什么,她一个姑母说的话,怕是没什么分量。 苏美人便想多疼苏弯弯一些。 每回她来,苏美人都是掏了私房银子,去让宫女请御膳房的人做好吃的招待她。 这是她唯一能对苏弯弯好的法子了。 苏弯弯便十分感激苏美人,她陪着她聊了一会话,看看天色,道:“姑母,我该回去了,下回再来陪你。” 苏美人依依不舍的送她出门,跟自己的贴身宫女道:“我真是无用。” 宫女就宽解她,“都是命,那不是您造成的,您不要自责。” 苏美人更加郁郁了。 另外一边,苏弯弯正走在出宫的小道上,一阵风吹来,倒是迷了眼睛,她不得不停下来,让贴身丫鬟桃令扶她到一边坐下擦眼睛。 “进了灰,你帮我吹吹。” 桃令帮她吹完眼睛,道:“这风也太大了。” 天变冷了之后,风便也变大了。 苏弯弯用帕子揉揉眼睛,站起来,道:“京都的天确实冷的早。” 江南这时候,定然没有这般的冷。 正说着,就见石山转弯处走出来一个人。 他错愕了一瞬,应该没想到这里有人,再看看她的眼睛,红红的,以为是个受人欺负的小宫妃。 苏弯弯认得他,躬身行礼,道:“臣妇拜见三皇子殿下。” 三皇子正要去皇后的寝宫,听她说臣妇两字,顿了顿,问道:“你是哪家的夫人?” 苏弯弯微微侧脸,轻轻的道:“臣妇是承恩候家大少夫人,苏氏。” 第(2/3)页